约翰•罗伯茨、 安东宁•斯卡利亚、 安东尼•肯尼迪、 卡拉伦斯•托马斯、 露丝•金斯伯格、 斯蒂芬•布雷耶、 塞缪尔•阿利托、 索尼娅•索托马约尔、 艾琳娜•卡根,如果你熟悉美国法律体系,那么应当知道上述九位正是当今美国法律界大名鼎鼎的“诸神”了。他们好似无所不能,上至总统宝座的归属,下至公民权利的得失,打哪都有最高法院的魅影。但九大“法老”可不像总统那样保持高出境率,他们身居高位,却深居简出。笔者最近拜读最高人民法院何帆法官的译作《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一书,才得以管窥一二。该书大法官们以访谈的形式用生动语言阐述了自己的法治理念、办案方式,介绍了最高法院的运行方式等一些读者关心的问题。 阅读此书给笔者带来的思考一如书名――谁来守护公正。“谁来守护公正”守护的对象是“公正”。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先明白什么是公正。百度“公正”一词,义为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它更侧重于一个社会学概念。而我想本书中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给出了一个相对法学的解读: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解释法律。我们只是履行职责,告诉大家法律是什么,并不是通过判决去支持一方或另一方。
阅读此书给笔者带来的思考诚如书名――谁来守护公正。“谁来守护公正”那么如何守护呢。一二年大法官布雷耶在清华讲演,讲到宪法时随手从口袋拿出一本袖珍型宪法,引起阵阵掌声。译者何帆问道:您总是随身携带宪法吗?他正色道:宪法是拿来用的,必须随身携带。我想,无论谁在守护公正、怎么守护公正,而守护的前提应当是有法可依无疑了。
阅读此书给笔者带来的思考就如书名――谁来守护公正。小到一个社会群体中,大到一个国家,那么由谁来守护公平正义。“谁”是一个人还是多数人,是一个职业还是一个群体。从《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书名的逻辑导出,在美国,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就应当是最高法院的九位“法老”了。其实也不难理解,在这条法律的生产线上,最高法院的判决书即是最终的产品,可能有人觉得产品不完美,但即使是总统也得接受了。这就是公正的力量的,公正产生权威,而大法官就是这公正的最后底线。
阅读此书给笔者带来的思考正如书名――谁来守护公正。那么在中国,这个与美国截然相反的法域(一个大陆成文法系,一个欧美判例法系),又由谁来守护公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启新一轮的司法改革,推进依法治国更强调发挥宪法的实际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口号,对司法展现了更高的期待,对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试问谁来守护公正就显得不言而喻了。其实,中美两国如何的不同,但讲求同存异,在法治的精神下就相同了。德沃金讲:法院是法律的帝都,法官是帝都的王侯。马克思也说: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而我对此的理解就是:法官在法律的世界里,把守着公正正义的最后一道门。
至此,用苏特大法官的话自勉:对简单案件的存疑,对普遍公理的质疑,对既往先例的谦抑,及不受现实环境的约束,勇敢挑战权威的勇气。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