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报:小村协理员谱写大和谐

  发布时间:2014-08-08 10:38:12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重点在移民,难点在搬迁。吉水县承担了整个移民工程九成以上的任务。如何在库区做到和谐移民、依法移民,这是吉水县法院深思的一个难题。为此,吉水县人民法院在全省首创“双协理”工作机制,实现了司法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谱写了一曲司法为民的华丽篇章。

    和谐移民是责任更是使命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工作,九成以上在吉水县,吉水县的重点在水田乡。水田乡的移民工作是否依法有序进行,决定整个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工作的成败。为此,和谐移民是责任,更是使命。

    为此,吉水县采取能动司法,发动全院干警参与,在全省首创“双协理”工作机制。

    究竟什么是双协理机制呢?即法院向全县18个乡镇派驻法官作为法治协理员,同时聘任全县各村(居)委主要领导担任法官的协理员。法治协理员既是乡镇法治建设的宣传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员,又是矛盾纠纷的掌控员和社情民意的调研员,更是法院信息的联络员和司法作风的监督员。

    自此,全院法官结合农村社会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深入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利用熟悉法律政策的优势,给村民们讲法律、讲政策。法官协理员讲村规、讲民约,综合运用法理、情理、事理和伦理的说服力,使各类矛盾纠纷无坚不克。

    据悉,吉水法院派出50多名法官,分别走进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并帮助他们依法行政,成为县政府依法行政、化解行政风险的法治咨询员,有的奔走在乡镇,成为乡镇经济发展、依法行政的法治协理员,有的蹲守在农村,成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有的成为人民群众法律服务员,基层组织矛盾纠纷化解的指导员。280名法官协理员则参与法院案件的调解、庭审和研判,协助送达、执行,进行法律宣传,监督法院及其工作人员执法办案,成为法院法官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双协理”机制推行以来,法官协理员参与法院的司法活动达1200余人次。

    吉水县法院院长王云厚说,开创“双协理”这一能动司法措施,已成为该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和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有效规范了社会活动,起到了最佳的预警社会风险作用。更为可喜的是,通过“双协理”机制,吉水库区没有一起移民因为民事纠纷而引发上访。

    依法移民求实效更贴民心

    “虽然我触犯了《刑法》,但法院给了我宽大的处理,感谢法院对我的帮助。”7月21日,黄某说起自己过去违法行为后悔莫及。黄某系水田乡西流村人,之前因为不懂法,加上受人唆使,带头砸毁水田乡政府驻村工作组的财物,还动手打伤了村干部。事情发生后,吉水县法院院长王云厚亲自找他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今,老黄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养了3000多只白鹅,还在当地种了几十亩井冈蜜柚,已是西流村移民创业的典型。

    吉水移民工作没有经验可学,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在“双协理”工作机制的推动下,吉水法院运筹帷幄,创造性地提出了“依法移民”工作计划,依法有序的 推进移民安置进程。

    水田乡政府有关领导告诉记者,自水田乡移民工作开展之后,该乡的各类矛盾纠纷突出,其中不少是涉法涉诉案件。“各种矛盾纠纷交织在一起,我们的工作很难推动,只好请法院的同志帮我们从法的角度把关。因为有了法官把关,我们工作做到依法依规,老百姓也满意了。”吉水县法院副院长王卫国告诉记者,除了乡领导所反映的情况,在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前,该法院曾在一个月内受理了99件吉水县政府申请的强制搬迁的强制执行案件。短时间如此大规模受理强制搬迁案件让原本人少案多的法院有点措手不及。面对错综复杂的纠纷,吉水法院由院领导亲自挂帅深入库区群众家中,逐户走访搬迁户,对群众进行安抚和心理疏导。通过耐心细致 地说服动员,仅对7户依法采取了强制措施,起到司法震慑作用,确保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顺利下闸蓄水。为了依法移民,吉水县法院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当好当地政府的法律顾问,通过提前介入,制定搬迁合同、对接协议等,使一些重大的社会安全隐患得到有效管控。

    相关资料显示,吉水县法院通过依法移民,通过指导村(居)委会调解或委托、邀请村(居)委会调解或开展巡回审理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上千余起,协同或指导交警部门调解了各类交通事故纠纷500余件,仅在峡江水利枢纽库区建设中化解的各类纠纷就有500余起。在矛盾纠纷易发、高发、利益冲突尖锐复杂的情况下,没有一起因民事纠纷引发上访,确保了峡江水利枢纽库区移民顺利进行。

第1页  共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