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库区移民诉调对接工作室成立至今,为库区移民化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驻交警大队诉调对接工作室去年3月成立至今,调解兑现事故赔偿款达到1000万元;实行“双协理”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仅一个月,法官协理员参与案件调解130余次…… 近年来,吉水县人民法院致力于诉调对接工作实践和探索,通过走司法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路线,加强人民法院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衔接互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2013年上半年,吉水法院诉讼案件受理案件数历年来首次出现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14.1%,而结案的调解、撤诉率比去年同期上升35.2%。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比去年同期上升49%,首次出现了涉法信访案件零增长。“诉调对接”调出了新天地。
创新:“诉调对接”纠纷化解新机制
今年3月,南昌某爆破公司季某承接了水田乡水田移民新村的山体爆破工程,但是由于技术和设备原因总赶不上整村施工进度,受利益驱使的季某又不愿解除合同。移民指挥部要求及时化解这一矛盾纠纷,保证移民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此,县法院驻水田库区诉调对接工作室法官介入,指导水田乡司法所、驻水田村移民工作组等进行调解,不到一个星期承包人季某与发包方达成协议,解除部分爆破合同,双方申请法院对该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诉调对接,不但让该村爆破工程按期顺利进行,还为工程发包方水田乡人民政府减少了一大笔诉讼费用。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途径及低成本、高效率解决纠纷的需求,吉水法院从2012年起成立诉调对接工作室,以“诉为背景、诉为引导、诉为管理和诉为保障”,推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促进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化解和处置。该院先后设立驻交警大队诉调对接工作室、驻水田库区诉调对接工作室、驻县信访局诉调对接工作室和劳资、医患诉调对接工作室。在诉调对接工作室,法官指导调解、参与调解、确认调解,提供诉前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和对确认的调解协议实施强制执行等措施,迅速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取得了超乎意想的效果。
推广:“双协理”机制全覆盖
面对法院案多人少的局面,如何才能把“诉调对接”工作的有益探索覆盖到每一个村落呢?今年7月,吉水法院再次对“诉调对接”工作进行深化,在全县推行“双协理”工作机制。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该院一方面在各村(居)委会负责人中聘请290多名法院法官协理员,另一方面向乡镇派驻50多名法官担任法治协理员,从而推动诉调对接工作全县覆盖。
小小“双协理”,调解纠纷显身手。7月底,峡江水利枢纽一号机组蓄水在即,水田乡新市村委会上尹家村、三房村旧房拆除工作迫在眉睫。然而,这两个村还有部分不明事理的村民,既不签订搬迁协议也不自行拆除旧房,移民工作陷入困境。县移民工作指挥部找到法院要求提供帮助,县法院果断建议采取依法强制搬迁。该院常驻新市村委会、沙上村委会的法治协理员一方面积极指导移民工作组制定强制搬迁协议,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另一方面又分头深入到自己挂点村的群众中做移民思想工作,通过多方沟通疏导,移民搬迁工作有序和谐进行,不到两周,99件依法强制搬迁案件全部顺利完成,带动了整个库区的移民搬迁工作,为大坝成功蓄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吉水法院诉调对接化解矛盾纠纷的做法,得到了吉水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认可,该县县委办、政府办联合发文在全县大力推行诉调对接工作。如今在吉水,各级党委重视调解、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组织调解、社会组织参与调解、社会能人热心调解和政法单位忙于指导调解蔚然成风;化解矛盾纠纷找诉调对接已成为群众的首选,遇到法律纠纷找“双协理员”已成为一种共识。
第1页 共1页